首页 资讯 品牌 招商加盟 导购 圈子 网站导航 移动版m.chinasspp.com时尚品牌网移动版
时尚品牌网>资讯>例外设计师马可眼中的女性:“只有特点,没有缺点”

例外设计师马可眼中的女性:“只有特点,没有缺点”

| | | | 2006-9-23 16:20

例外设计师马可眼中的女性:“只有特点,没有缺点”

  人物介绍:曾获兄弟杯冠军,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拥有自己的服装名牌———例外。在她的服装上,看不到太多花哨、艳俗的东西。线条简洁流畅,装饰较少,利用本身的大块面的剪裁和中性的颜色表达都市新女性的独立与自信。

  在设计师中马可是一个例外。

  第一个例外,是马可的名气。只参加过一次大赛,拿了一个“十佳”,随即“退隐江湖”,埋头做自己的品牌,却在圈子里名气不小。

  第二个例外,是她的品牌和她本人一样有名气。这在国内还是不多见的。往往要么是人比品牌红,要么是品牌有名,设计师不为人知。

  第三个例外,是记者见到马可时的那一愣和脱口而出“你是马可?”的时候意识到的,在服装设计师们纷纷把自己打扮得生怕人家看不出他是设计师的今天,马可穿着一件带帽子的休闲衫,一条宽松的休闲裤,简简单单的像个学生样。

  而在接下来的采访中,马可更多的例外,带给记者更多地意外。

     有力度的女性是美丽的

  一提到什么样的女性是美丽的,惯常思维就是阴柔。其实女性的美并不只有阴柔。马可说,她欣赏比较自信、独立的女性。“现代女性不需要依赖于男性而生活,不需要做出小鸟依人的样子”。

  她所设计的东西,便是基于内心这个出发点,力图表现有力度的女性美。只要看过“例外”的人便会感受得到马可的态度———刚柔相济的大气。“我主要在线条和色彩上表现女性的力度。线条要简洁、大方、流畅。在颜色上,我比较多采用中性的颜色。鲜艳的颜色我本人并不排斥。中国时尚界越来越时尚,色彩的运用也会多起来。对于彩色的运用,更考设计师对于色彩的驾驭能力,还有顾客的鉴赏能力,对于美术的理解。因为相对来说,黑白比彩色容易搭配得好。我会根据顾客群的接受能力,逐步加入色彩。”

      女性只有特点,没有缺点

  马可认为现代女性渴望与众不同的特质,是现代女性与以往时代的女性的最大区别,也是一大进步。“在国外的时候,会发现一些美丽的女人,但是她们的身材并不完美。比如胳膊略肥、腿粗……她们并不掩饰,因为她们不把这定义为缺点,而是特点。她们因为这些特点而与别不同。如果人人都是标准身材,就找不到自己了,自己便成了一个模子。”

  马可认为这种审美的差异与东西方传统文化有关。“中国人求同,西方人求异。中国人崇尚中庸之道,不愿出头,不愿和别人不一样。而西方人则认为出头是好的。周围的反应也是赞美,而不是指指点点。”

      服装是人的一个标签

  马可认为服装表现了人的特质和她内心不同的东西,是人思维的延伸体,能够让“同类”一眼辨出你。“在现在这样的社会,人和人的交往时间常是短暂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有深入的了解。你穿怎样的衣服,便像你的一张标签,让同类辨别出你,产出与你进一步交往的欲望。我常常发现着穿品味相同的,谈话也会比较投机。比如参加比较不熟人的party,一看到着装感觉相同的,就会产生一种默契,一聊常发现彼此很多观点都一致。”

  马可举了个例子。“有一个叫张浅潜的歌手,看到我的服装后非常喜欢,托朋友几经周折找到我。两个人一见面,就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当时她正准备拍一个MTV,我给她推荐了我设计的另一系列,比上市的服装更前卫。在拍的过程中,我一直在那。放着她的音乐,她穿着我设计的衣服,她的创作和我的创作融为一体,由她来演绎。当时我们都很感动,她哭了,我的眼睛也湿了。那是一种彼此心灵很贴近的感觉。”

      设计师不是演员

  马可告诉记者,1994年的“兄弟杯”是她唯一的一次参赛,在此之后,马可就将自己“隐没”了。“时装界是比较多比赛、秀这样的场合的,比较热闹,比较多出头露脸的机会,可以扩大知名度。而我当时的感觉就是要提醒自己不要走偏。设计师毕竟还是要回归到设计上。设计师不是当明星,不同于演员。应该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我所崇拜的一些国外设计师就是这样,他们默默耕耘几十年,保持低调。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比较适合自己,不会太累。”

  虽然马可不再主动抛头露面了,可想起设计师,人们总是要想起她。“新浪搞了个全国十佳设计师的评选,我去上海参加颁奖典礼的时候跟其他设计师聊起来,我们都认为设计师最终要以品牌来说话,要能在市场站住脚,为市场所接受。作了些轰动的秀,却没有后期的延续,就像昙花一现。”

  而目前许多年轻设计师搏命参赛的浮躁,也与企业有关。“现在一些国内服装企业的领导不是专业人士,他们没法辨别设计的好坏,只好看一个设计师是否获奖。这也使得设计师拼命参赛。而在国外艺术普及率高,整体审美水平高于国内,他们不需要通过获奖来判断一个设计师的好坏。”

  马可说她希望能做一个实力派的设计师,“这是我给自己的定位,最后做得怎样,无论行内、行外(顾客群)都会有公正的评价。”

       培育品牌要像养家鸡一样   

  国内设计师能有自己品牌,并达到一定影响力的,现在还比较少。除了马可的“例外”,还有陈逸飞的“逸飞”,王洋的“薄涛”。对于中国设计师品牌的发展,马可说:“设计师品牌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现在新人不断,有明确的追求、有自己想法的设计师也越来越多。能抱有理想去做,坚持自己的设计,而不是完全去迎合市场,很难能可贵。关键看企业的品牌意识和长远眼光。”

  马可说:“很多企业要求能够立竿见影看到利润,而不能忍受长期的耕耘。国内品牌的成长期短,品牌一般是第一二年急速上升,第三四年空前收获,而第五六年就走向衰落。而在国外,一个品牌的培育期就有几十年。比如日本,他们会用25-25年去培养一个品牌。这个道理就如同家养鸡和肉食鸡的区别一样。家鸡长成时间较长,肉质鲜美。而肉食鸡长成时间短,量大,但它的肉较之家养鸡差。同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一样,厚积薄发。如果急于求成,把利润看得很重,就把品牌的长期发展忽略了。”

  当然设计师本身也存在很多不足,“设计师队伍最需要补充的就是实际的执行能力。如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转化为现实市场和消费者需要的东西,那就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如何能够缩短与国外品牌的差距,马可认为,要在速度上取胜。“中国有吃苦耐劳、用功的优良传统。要在速度上取胜,付出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如果发展的速度同步那就很难了。”

      一个执着的平凡女孩

  没有八卦地问马可婚否,这是人家的私事。而我坚持地要称她“女孩”,因为当她穿着那样一身清爽的休闲装走过来的时候,真的很像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女孩。这与采访前的诸多想象完全不同,想象中的马可应该是酷毙了的。

  马可的衣服没有酷毙,但她的想法和做法酷毙了。“我一半衣服穿自己的设计,一半在国外买自己喜欢的设计师的作品,不一定要名牌。我可以去判断一件衣服的好坏。不需要依赖品牌的知名度去辨别。其实我在穿着上不是太讲究。这似乎是一个矛盾。我把服装看得很重很重,可以说是我的生命,我的一切,我把自己百分七八十的精力投入进去。而另一方面,我又不看重服装,它只是一种外表,而一个人更重要的是自我充实。服装只是外在的东西,并不能与人的精神完全地划上等号。如果重视起来,就要做头发,化妆,配搭首饰等。我的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而在非工作时间则要充分利用来补充自己的大脑,去看看书,晒晒太阳,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在服装上,节省时间来充实自己。不在特定场合时,平时都穿着简单,只要舒适就可以了。一条牛仔裤,一件小T恤就可以了。我不作秀,也不秀自己。”

  马可说,上帝给人身体,就是给了你一个形。每个人都相对了解自己的身体,所以本能会设计与自己体形相当的符合个人喜好的服饰。于是,看“例外”便仿佛看到了马可,按照自己意志行事的、刚柔相济的马可。

  而马可说,“‘例外’和理想的东西还是区别很大。理想的东西是纯艺术的。它会脱离实际穿着功能,体现一种精神,以情感表达为最大目的。当然,有些也会局部渗透在‘例外’的设计中。”

EXCEPTION例外 EXCEPTION例外 [ 品牌中心 ]

当前阅读:例外设计师马可眼中的女性:“只有特点,没有缺点”

上一篇:复古前卫 Oasis06秋冬新品引领潮流

下一篇:例外服饰设计的最新另类广告作品

分享到: | | | |

×

点击刷新验证码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录 QQ账号登录
讨厌注册?直接登录就能收藏、分享你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