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品牌 招商加盟 导购 圈子 网站导航 移动版m.chinasspp.com时尚品牌网移动版
时尚品牌网>资讯>CK、珑骧、捷豹、拉菲等没落欧美二线奢侈品牌在中国

CK、珑骧、捷豹、拉菲等没落欧美二线奢侈品牌在中国

| | | | 2012-1-10 00:00

近年来,一些在欧美发展已不如意的“国际品牌”对中国等亚洲新兴市场趋之若鹜。他们重塑自己,巧妙营销,以建立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奢华”形象。这其中,部分国外二线品牌摇身一变,化作“大牌奢侈品”,还有一些洋品牌,在本土大量闭店,难得一见,却在中国家喻户晓,受人追捧。
  拉菲:西方不再热衷的天价酒

  1985年的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瓶1787年由美国前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签名的拉菲葡萄酒,被《福布斯》杂志老板以十万五千英镑的高价拍下,这在当时创下并保持了迄今为止世界最昂贵葡萄酒的纪录。

  如今,一位来自苏州的葡萄酒爱好者说:“如果一个人在1983年买了20箱(每箱12瓶)1982年的拉菲,那么在今天就可以成为千万富翁。”

  曾经,拉菲一度是欧美葡萄酒收藏家的宠儿,但现在,拉菲本身的品质与其被炒出的天价的不对称,已逐渐令收藏家们目瞪口呆,望而却步。在欧洲市场上,好年份的葡萄酒行情的确每年会有两到三次的上涨,但正常涨幅不会超过10%。而拉菲价格的急剧上涨,则令它失去了作为葡萄酒本身的收藏意义,毕竟,对于欧美收藏家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葡萄酒的口感和品质本身。

  事实上,对于欧美人而言,拉菲并不具有唯一性,所以他们也并未像中国人那般对其趋之若鹜。在他们看来,拉菲仅是波尔多(Bordeaux)地区五家一级酒庄之一,与之齐名的还有拉图尔(Latour)、奥比昂(Haut Brion)、玛歌(Margaux)和木桐(Mouton)酒庄。另外,波尔多地区还有一些未参加评级的酒庄,如柏美洛(Pomerol)和圣特美隆(St. Emilion),它们均有不亚于所谓一级酒庄的口碑,而这些酒庄的葡萄酒的售价,有时比五大一级酒庄还要贵。

  欧洲人不再热衷拉菲的另一个原因是经济疲软导致奢侈性消费不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红酒消费量在萎缩,产量出现过剩,业内因此称这三巨头为“酒湖”。对此,欧盟还出台了一个“危机蒸馏”计划,鼓励企业把多余的葡萄酒处理成生物质酒精等,并且让一些葡萄园放弃种植。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更倾向于物美价廉的葡萄酒品牌。

  然而,在中国,被欧洲收藏者摒弃的拉菲几乎成了一种地位与身份的象征。一些中国消费者对葡萄酒知识知之甚少,却人云亦云地对拉菲进行疯狂崇拜。

  一名在建筑公司工作的人士表示,在很多场合宴请宾客,不选择拉菲而点其他品牌的葡萄酒甚至会被视作“屈辱”。而很多中国生意人招待客人时,拉菲也是酒精饮料的首选。这其中,一些暴富的商人从来没学过英语,却能在饭桌上迅速鉴别出酒瓶上的“Lafite”(拉菲)标识。

  随之而来的,则大量走私酒和假酒出现在中国市场上。据媒体揭露,一个拉菲红酒空瓶子有时竟能卖到两三千元。

  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国际葡萄酒部经理、葡萄酒大师塞蕾娜·苏克丽芙不禁感叹:“拉菲在十九世纪受到欧洲贵族的欣赏,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赢得美国人的青睐,现在正在征服亚洲。”

  据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Lix-ex的调查跟踪,在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香港拉菲拍卖专场上,多个年份的拉菲成交价数倍于英国市场的交易价。比如,一箱(12瓶)1982年的拉菲,英国交易价37500英镑,香港成交价84289英镑,差价高出125%;一箱2005年的拉菲,英国交易价10182英镑,香港成交价23522英镑,差价高出131%;一箱2009年的拉菲(尚在橡木桶陈酿阶段),英国交易价10950英镑,香港成交价43124英镑,差价高出294%。

  原《经济学人》杂志亚洲版主编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专栏文章中提出了“拉菲的中国价格”(Lafite’s China price)以讽刺中国人的盲目炒酒。

  有专家指出,在葡萄酒投资商的推波助澜下,拉菲的市场价已经远远高于其自身的价值,价格泡沫已经开始出现。诸如1986年、1996年、2000年、2003年等年份的“拉菲”,其价格一两年内就会翻倍。而近年来在中国,就连拉菲的副牌酒(原料为不适合酿造正牌酒的葡萄),既所谓的“小拉菲”,其价格也是一路攀涨,甚至已远远高出其他知名酒庄正牌酒的价格。

  派克:被抢购的过时之物

  54岁生日之际,杭州的潘先生收到了一支价值一万六千余元的派克签字钢笔。这是他拥有的第9支派克笔了。潘先生对此颇为自豪:“有人收藏手提包,有些人收藏珠宝,而我收藏钢笔。”

  不得不承认派克钢笔是一种奢侈品,它不仅拥有很多款价值超万元的镀金钢笔和珠宝镶嵌笔,更拥有其他品牌难以比拟的辉煌历史。在超过百年的品牌发展史中,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用派克笔塑造了福尔摩斯;美国富豪亨利用派克笔签下了购买帝国大厦的合约;美国总统尼克松历史性访华时以派克笔作为礼物相赠;派克钢笔还见证了二战中日本的最终投降和美俄核裁军条约的签署。

  不过,美国人乔治·派克在成立派克钢笔公司的时候,恐怕没料到钢笔能被卖到天价。因为100多年前,他还只是一位兼职贩卖和维修钢笔的穷教师。

  1888年,乔治·派克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简斯威尔创办了派克自来水笔公司。1899年,派克创造了易装易拔的笔套专利,第一支管套无接缝钢笔问世。这种笔书写流畅干净,具有良好的储墨性,为钢笔带来了革命性变革。很快,派克笔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成为地位与身份的象征。

  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派克品牌开始拓展国际市场。那时,派克笔已远销欧洲、澳大利亚、印度和东亚。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匈牙利贝罗兄弟发明了圆珠笔,派克钢笔被打入冰冻期。由于圆珠笔物美价廉,一问世就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二十世纪中叶,派克公司销量锐减。据当时《纽约时报》报道,派克公司身价大跌并一度濒临破产。

  1962年,派克公司获准成为英国皇室书写用具和墨水的独家供应商,派克钢笔成了伊丽莎白二世的御用笔。这件事被广为宣传并最终使派克一举成名。但70年代后期,其他钢笔公司纷纷效仿派克公司转作高档奢侈钢笔。在这股浪潮的冲击下,派克制笔公司在美国的市场被相继占领,销售额大幅度下降,从1980年起,派克制笔公司连续5年亏损,到1985年,其亏损额已高达500万美元。

  当时,为了挽救派克公司,扩大市场份额,总经理彼得森做出了错误决策:全力生产定位于3美元以下的中低档钢笔。此举使本已举步维艰的派克公司更是雪上加霜。原来认同派克高端定位的消费者纷纷弃之而去,中低端市场又毫无起色。派克笔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降至17%。

  上世纪末,派克重新定位,试图以炫耀和装饰功能来获得新生。为此派克大幅削减了钢笔产量,并将售价提高30%,不惜重金投放商业广告。但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电子化办公的普及,钢笔书写的命运日益黯淡。

  派克钢笔却对未来毫无惧色。因为在新兴市场,特别是在中国,大批“品位优良”的消费者正带着复古情结狂热追捧着派克。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欧睿信息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2009年,包括非奢侈品牌在内,钢笔在中国的销售额增至78亿元,比一年前增长了近17%。

  2011年11月3日,派克母公司纽威尔集团的办公室用品部门负责人彭尼·麦金太尔接受采访时介绍,过去三年,派克公司在中国有近500个商场专柜,许多专柜的销售额飙升了30%到50%。

  派克专柜出售许多专门为中国消费者设计的产品。为迎合中国的书写文化,派克的中国设计团队加深了其钢笔墨水的颜色;中国系列的钢笔笔尖上特别设计了“福”字,寓意繁荣和好运;绘有金龙的特别版钢笔,定价为39888元人民币……

  即使电子办公和电子商务在中国已经普及,彭尼·麦金太尔仍满怀信心地认为,未来中国必将成为派克最大的销售市场。

  《华尔街日报》也评价,“在欧美许多国家,对于商界管理人士而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已让昂贵的钢笔成为过时之物。但中国的专业人士们却越来越多地抢购它们,包括一些价格高达数千美元的钢笔,以炫耀其财富。”

上一页12下一页

La Fee拉菲 La Fee拉菲 [ 品牌中心 ]

当前阅读:CK、珑骧、捷豹、拉菲等没落欧美二线奢侈品牌在中国

上一篇:安踏赶超李宁、七匹狼进军奢侈品,晋江2011十大产业新闻

下一篇:沐阳童服饰2012年度战略规划会议顺利召开

分享到: | | | |

热点资讯

时尚图库

猜你喜欢

翻翻CK的历史资讯:

×

点击刷新验证码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录 QQ账号登录
讨厌注册?直接登录就能收藏、分享你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