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品牌 招商加盟 导购 圈子 网站导航 移动版m.chinasspp.com时尚品牌网移动版
时尚品牌网>资讯>“好孩子”董事长宋郑还:自主创新让我们天天向上

“好孩子”董事长宋郑还:自主创新让我们天天向上

| | | | 2007-3-1 08:31

“好孩子”董事长宋郑还:自主创新让我们天天向上

  为资本打工的“创业经理人”

  走上创业之路后,“好孩子”也曾多次遭遇“成长的烦恼”———对资金的渴求。“好孩子”的几次融资均选择了海外资本,视野和理念的国际化,使得“好孩子”得到了国际资本的认可。

  对一个创业企业家来说,是控制企业重要?还是发展企业重要?在引进资本的过程中,宋郑还何以能够多次放弃大股东权利?作为“经理人”的宋郑还,又如何处理和大股东的关系?

  谈及这些问题,好孩子集团负责资本事务的副总裁刘同友深有感触。刘同友于1994年进入“好孩子”工作,亲历了“好孩子”的多次股权变更。他说,之所以一次次选择国际资本,是因为“好孩子”认为,国际资本的管理理念、管理规范,更接近商业本身的规律和商业的本质,这是“好孩子”需要引进和学习的。而在引进国际资本的过程中,之所以愿意放弃大股东权利,则是基于一种开放的、合作的心态,基于以事业为本位的思维方式。

  1994年,好孩子集团以其主要资产作为投资,香港中国置业以450万美元现金投资,合资成立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中国置业的450万美元投资获得“好孩子”的 33% 股权,这是好孩子集团第一次以股权方式融资。

  此后,第一上海在1996年投资“好孩子”690万美元,获得33.01%的股权。1998年,第一上海花费1000万美元收购了中国置业在“好孩子”的33%股权,控股了“好孩子”。2000年,日本软库和美国AIG所属的中国零售基金分别注入900万美元,分别获得 13.2%的“好孩子”股权。2006年年初,欧洲PAG(Pacific Alliance Group)以1.225亿美元总价,收购“好孩子”100%股权,重新分配后管理层持有的29.43%股权增加到32.6%,宋郑还约10%。

  PAG收购“好孩子”得到了业界的关注,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这次是杠杆收购。刘同友笑言,这应该是国内首例杠杆收购,凯雷杠杆收购徐工目前还没有完成,而且并非100%的股权收购。

  放弃大股东地位,就不担心被大股东炒鱿鱼吗?对此,宋郑还有自己的理解:“资本追逐利润,它的方式不是靠控制,它拿这个控制权是为了规避风险,在需要的时候对市场做一些组织,灵活进退,而不是说它为了要纯粹地去经营。现在有的投资者讲得很明白,我们买的是你们这个管理团队,所以这个公司的前景,以及作为创业者的你,是不是能够在失掉控股权以后继续掌控这个公司,关键是看你能不能为股东创造利益”。

  宋郑还说:“我从未想过要去控制这个企业,一个真正的企业,伟大的企业,它都不会是哪一个人的,它应该是社会的,只要它能发展,我有没有控股权又有什么关系呢?”

  和PAG的合作已有一年时间,谈起感受,宋郑还言称“合作非常愉快”。PAG作为一家欧洲人管理的基金,运作非常专业、规范,它通过自己的资源对“好孩子”支持,并对公司的战略方向进行关注,但日常管理则交给公司管理层来负责;而多年来一直和海外资本打交道的“好孩子”,也早已习惯了这种国际化的运作方式,双方的战略目标高度一致,沟通也非常顺利。按常规,“好孩子”的董事长应由PAG方面出任,但PAG并没有另外指派人选,而是仍由宋担任董事长。

  在和国际资本的一次次成功“对接”中,“好孩子”也在不断壮大,直到今天成为响当当的童车大王。2005年,好孩子的全球销售总额达25亿元,净利润1亿元。

  宋郑还介绍,“好孩子”希望能按部就班地实现自己的四个步骤:一是用中国资源做中国市场,二是用中国资源做世界市场,三是用世界资源做中国市场,四是用世界资源做世界市场。现在公司所做的就是第三个步骤,“这一步估计需要三年”。而在进入第四步骤之前,“好孩子”希望完成上市计划。

  此前,“好孩子”曾在2003年明确提出过赴港上市,但由于随后公司的财务投资者发生变动等原因而搁浅。如今,似乎已经是水到渠成的时候了。

好孩子Goodbaby 好孩子Goodbaby [ 品牌中心 ]

当前阅读:“好孩子”董事长宋郑还:自主创新让我们天天向上

上一篇:ETAM艾格亚洲最大规模旗舰店盛大开幕

下一篇:百变魅力ochirly 07情迷牛仔(图)

分享到: | | | |

×

点击刷新验证码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录 QQ账号登录
讨厌注册?直接登录就能收藏、分享你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