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品牌 招商加盟 导购 圈子 网站导航 移动版m.chinasspp.com时尚品牌网移动版
时尚品牌网>资讯>怀疑广州没文化?“例外”毛继鸿希望把它找回来

怀疑广州没文化?“例外”毛继鸿希望把它找回来

| | | | 2016-12-1 09:06

要说20年前的创业,毛继鸿绕不开一个人:前妻马可———例外第一位服装设计师,后创立高级定制品牌“无用”。1994年,23岁的马可凭借“秦俑”系列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青年兄弟杯服装设计大赛金奖,1995年马可拿到了中国十佳设计师称号。尽管奖项无数,两人的愿望都是做设计师,但却“被逼创业”。马可尝试跟很多设计公司谈过都没有谈成,她突然有一天觉得“我们还是应该自己做”。毛继鸿的一个朋友在农林下路开服装店,“我当时问他,你觉得马可穿的那个衣服怎么样?可以拿到你店里卖吗?他说可以。”


人物档案

  毛继鸿:

  例外(EXCEP-TIONdeMIXMIND)、方所(Fang SuoCommune)、YMOYNOT、衡山和集(TheMix- Place)品牌创始人;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长江商学院校友文创学会副会长

  籍贯湖南岳阳,为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批毕业于北京高校的设计师,后南下广州创业,1996年与前妻马可共同创办女装品牌“例外”,2011年在广州创办第一家书籍、服装和生活设计的集合店“方所”。

  3年前,广州本土服饰品牌例外一夜爆红,但它的创办人毛继鸿说,在例外成长的20年里,早已经积累了很多大咖顾客。

  今年是例外创办20周年,周年庆当日,毛继鸿却病了。冷空气影响下的广州,微凉,毛继鸿戴着毛线帽,浅绿色的西装外套搭配红色毛衣和白衬衫,深绿色绒裤略带喇叭形。脸色略苍白。刚在记者面前坐下,掏出3台手机,助手即端上一碗中药。

  尽管生病,但作为例外创办人,在它周年庆的日子,毛继鸿仍要挺着病体四处奔波,一如他20年前创业的节奏。设计于他而言,既是梦想,也是生意,但他不愿意过多去讨论经营和赚钱,一如当初他习惯把经营的压力留给自己,把设计留给马可,“有些事情跟钱没关系,或者只跟情结有关系”。

  毛继鸿对南都记者说,“我是广州人。”

  在广州奋发图强的当下,毛继鸿“我是广州人”畅谈广州文创的人才构建,让这湿冷的南方寒夜,平添几分暖意。

  “我是广州人”祖籍岳阳广州是起点

  广州,是改变毛继鸿一生的因缘。毛继鸿说,他在广州25年了,是祖籍湖南岳阳的“新广州人”,但他更坚定地认为,“我是广州人”。广州是他第一次成功创业的地方,也是让他走向世界的起点。

  1990年,从北京服装学院毕业后,毛继鸿被分配到长沙一个苎麻厂当织布工人,呆了几个月,他越发觉得“这和我的理想完全不符”,工资只有72元。毛继鸿是中国第一批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服装设计师,“那时候很强烈地想把自己的才智发挥出来”。

  几个同样不甘于现状的同学叫上毛继鸿,回老家岳阳开了一家小型广告公司,毛继鸿除了做设计之外,也要拉广告、陪客户,几个月后,他又困惑了。碰巧家里有人在广州工作,告诉毛继鸿广东机会多,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踏上南下的火车。毛继鸿成为了广州一家知名广告公司的第一个北京毕业生。

  90年代初期,广州的广告业在全中国最发达,中央电视台90%的广告都是在广州拍的,但是广州的广告公司找不到人才,而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也找不到出路。毛继鸿算是赶上了梦想的列车,“在广州,只要你有学术,你有能力,你其实是可以被重用的。”

  初到广州,基本上每个星期都跟着朋友去北京路、西湖路一带的报摊淘香港的服装杂志。当时的广州服装业受香港影响颇深,当时在广州卖得最好的服装是佐丹奴,一天要卖100多万元销售额,“当时佐丹奴招聘,我很想去的,但必须要广州户口。”

  现实总不如人意。在广州呆了没多久,毛继鸿又辗转去了肇庆、汕头的制鞋厂打工,他形容自己的工作经历“蛮复杂的”。

   要说20年前的创业,毛继鸿绕不开一个人:前妻马可———例外第一位服装设计师,后创立高级定制品牌“无用”。1994年,23岁的马可凭借“秦俑”系列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青年兄弟杯服装设计大赛金奖,1995年马可拿到了中国十佳设计师称号。

  尽管奖项无数,两人的愿望都是做设计师,但却“被逼创业”。马可尝试跟很多设计公司谈过都没有谈成,她突然有一天觉得“我们还是应该自己做”。毛继鸿的一个朋友在农林下路开服装店,“我当时问他,你觉得马可穿的那个衣服怎么样?可以拿到你店里卖吗?他说可以。”

  后来例外的第一家店,开在广州农林下路。

  “有文化、有温度”广州一直保持着传统文化

  “为什么选择在广州创业?”

  这个问题,几乎每个采访毛继鸿的人都会问。在毛继鸿看来,广州首先是一个亲切的地方,是他愿意留下来生活的城市,“我特别喜欢的是它(广州)一直保留着传统文化的习俗,有些看似是生活规律的东西,它却是一种文化。”对做设计的人来说,一个有文化、有温度的城市最适合不过。

  “广州人很实在”,让毛继鸿这一众设计师将“脱离实际”的梦想变为现实。做设计是天马行空的,但做服装实业要一针一线,广州人做生意讲求契约精神,务实的营商环境让毛继鸿很放心。

  上世纪90年代,布料、五金、毛线批发市场以及加工厂在广州扎堆形成,“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广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它就是一个全中国物资的集散地。”加上广州有四通八达的国内交通网络,为服装业的兴旺提供了产业和物流基础。例外从广州最初一家不知名的设计师小店,发展为全国有超过100家门店的中国自主设计品牌。

  同样会被问为什么选择在广州开店的,还有方所。2011年,同样是11月25日,第一家方所在广州太古汇开业。这是广州第一家融合了书籍、展览、咖啡、设计的生活美学体验店。

  “为什么不可以在广州?”毛继鸿笑着反问。他说,一家书店、一个文化场所开在北京、上海更容易成名,选择在广州完全不是从商业逻辑上考虑的。“跟赚钱没关系”,开方所是因为对广州有情结,希望把广州失去的文化优势找回来。

  方所开业5年,共举办了500多场活动,尽管毛继鸿不愿意强调经营,但事实上,方所开业两年就盈利了。而“台北有诚品,广州有方所”,广州这座城,有了自己的书店名片。而且,有心人也会发现,珠江新城的联合书店、广州购书中心新装修后,有意无意之间,都是认可方所的经营模式的。

  现在,成都、重庆、青岛都有方所分店。但毛继鸿说“不会在广州开分店”,这恐怕会让不少方所粉丝失望。

   坚持留在广州,就像毛继鸿坚持把公司总部留在海珠区晓园路,一个幽静的居民区,却隐藏着多家设计工作室和设计师小店。用例外设计师的话来说,这里靠近美院,又与1块钱一斤土豆的市场相邻,很有烟火气。这也是毛继鸿喜欢广州的原因——— 生活的味道。

对话

  谈电商

  虚拟的世界让我没有安全感

  记者:例外发展到现在20年了,众所周知例外的顾客群里面有很多大咖,你觉得品牌靠什么吸引他们?

  毛继鸿:对,(我)也没想过他们是大咖还是小咖,品牌和顾客之间有一个内心的互动,或者说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是可以跟他们有一个很好的互动。你就把你独特的东西做好就行。其实你相信你认为好的东西一定有喜欢它的群体。

   记者:例外和旗下几个品牌都较偏向设计,甚至是定制的路线,会不会很小众?也就是市场很小,跟其他大众化的服装不同?

  毛继鸿:是很小,我就没想过做很大的市场。

  记者:你没有把设计看作一门生意?

  毛继鸿:是一门生意,因为必须要赚钱,如果你没有消费者没有顾客,没有销售肯定是不行的。设计和生意两者的平衡是做好产品本身。一件好的产品,比如苹果手机,你为什么要用苹果不用安卓的手机,或者很多更便宜的(手机)。就是产品本身是很重要的决定因素,产品能不能为消费者服务好,能不能提供给消费者该要的东西。有时候是功能的,但也有情感的、文化的、美学的、还有很多符号性的。

  记者:实体零售面临着电商的冲击,传统制造业又面临各种调整,例外是既身处传统制造业,又面对实体零售市场,你有感受到这一波困境吗?例外一直没有跟电商合作是因为什么?

  毛继鸿:做电商不是不可以,我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没法阻止电商对各个产业产生冲击、伤害,甚至打破了原有产业体系。但可能我对于虚拟的东西没有安全感,我希望用比较安全的方式去创造一种安全感,也就是真正可以摸到、可以看到的温暖。

  记者:所以你坚持做实业、坚持实体零售?但全中国的实体经济都处于调整期,怎么样可以生存得更好?

  毛继鸿:只要存在着。在我的商业逻辑里面存在就是胜利,看谁笑到最后。举个例子。以前大家可能会去沃尔玛,但你会发现你要去的超市会越来越小、越来越符合你的价值对不对?它是市场细分跟商业业态细分的过程。

  谈文化

  正是没了文化才要找回来

  记者:你说电商对实体的冲击,书店是第一个受到伤害的,那你为什么还坚持开书店(方所)?

  毛继鸿:我相信人是需要情感交流的,喜欢面对面交流。(方所)就是一个互动的地方。那些年轻人有想学习的动力,很多人都需要学习,只是没有这个条件让他有机会去学习。

  记者:人们需要交流,所以有了方所。但为什么方所是在广州而不在其他地方?很多人会认为广州是一个文化沙漠,你不这样认为吗?

  毛继鸿:其实我所有的选择,真的不是根据商业逻辑做的选择。有些事情它真的跟赚钱没什么关系,或者只跟情结有关系。我在广州生活了25年,开方所是因为我有情结,我想给我生命最重要的城市(广州)找回一点东西———它的优势失去了,但是我们可以重塑。

  记者:广州失去了什么?

   毛继鸿:失去了它的文化优势,就像大家怀疑它没有文化———很多文化人都走了,没有文化市场,没有文化氛围。但是我觉得只要大家努力它是可以改变。现在人们平均在方所里待的时间是1 .5个小时,多少孩子因为方所有一个很充实的周末,多少年轻人可以在这里碰到他只能在书本上看到的那些作家、创作人。广州的方所一年做100多场的活动,五年也有500多场了。这五年下来,我是满欣慰第一家店开在广州的。如果是开在北京、上海,容易成名,很容易对接文化的资源,因为文化人都在这里扎堆。但是,用别人的话说(广州)是一个“(文化)沙漠”,在沙漠里建立起绿洲,比在森林里再建一个绿洲,更有成就感。

  记者:现在广州方所的空间,到周末每平方米至少五个人,会不会在广州开分店?

  毛继鸿:很有限了,原来觉得(方所面积)1800平方米已经很大了,例外一家店也就600平方米,方所多出三四倍。但现在发现不够,没有办法做表演、做更大的展览。但开分店可能性不大,可能会参与一些公共文化空间的改造,我希望有更多有质量的文化空间,这样的话大家都会为我是广州人感到自豪。

  谈广州

  重要的是要抓住人才

  记者:作为广州的企业家,你是怎么看待现在广州的营商环境?

  毛继鸿:政府领导以前没有特别关心到本地的品牌,不管是例外也好、方所也好,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国外拿了很多国际大奖。广州的产业太多,整体的氛围比较散,各自为战惯了,形成不了一种力量,比如眼前汽车产业能带来利润,我们就扶持和投资汽车产业。但创意产业不是最冒头的(产业)。创意产业又渗透在每一个行业当中的,文创就好像一个产品的灵魂,城市也需要有自己的灵魂,广州这个城市非常脚踏实地,有能真正实现梦想、实现创造力的基础,但是很重要的是要抓住人才。最近这段时间政府比较重视文创,像我和天河区互动比较频繁,被聘用为天河文化创意产业的顾问,希望为广州的文化产业献计献策,能够为广州做更多这方面的事情。因为我是广州人。


EXCEPTION例外 EXCEPTION例外 [ 品牌中心 ]

当前阅读:怀疑广州没文化?“例外”毛继鸿希望把它找回来

上一篇:AMASS阿玛施2016冬季女装新款搭配:保暖又有型的派克大衣

下一篇:CHLOSIO克劳西女装明星同款:金马影后优雅邂逅克劳西

分享到: | | | |

热点资讯

时尚图库

猜你喜欢

翻翻例外的历史资讯:

×

点击刷新验证码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录 QQ账号登录
讨厌注册?直接登录就能收藏、分享你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