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品牌网 资讯
2007-10-16 00:00
宜家的风格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甚至有人称之为教派。每当宜家大型店面开张,门前的人山人海就就昭示着一种集体无意识。宜家想尽一切办法让他的顾客感受到其瑞典风格,1970年代的宜家攻占德国市场时,是以驼鹿为形象的。借助这个吉祥物,宜家把自己定位为亲近儿童的开明企业。驼鹿在德国极受欢迎,而在它的家乡瑞典,并不吃香,甚至被认为是道路交通上潜在杀手。宜家的餐厅也极富瑞典情调,而出售几样便宜到极点的食物成了宜家招揽顾客的手段。那些由瑞典人名构成的商品名,似乎也是为了拉近与顾客的距离,英格瓦的传记作者托勒库在翻阅宜家目录时发现自己的名字被用在一种桦木椅上。宜家现今的老总安德斯?达尔维希称宜家为“瑞典的迪斯尼乐园”。
英国的Habitat家具连锁店和宜家一样,不但销售家具,还销售一种生活格调。它是宜家在欧洲范围内的强大对手,在英国Habitat被视为改变中产阶级居室的家具连锁店,它的创始人特伦斯?考伦可以说是整个国家风尚的代表人物。约翰?列侬、乔治?哈里森、朱莉?克里斯蒂娜等大明星都在考伦的店里买过东西。1980年代考伦开始走上了多元化的歧路,他开了不少百货公司还有餐厅、咖啡馆,忽略了Habitat家具店的经营。20世纪90年代初,Habitat连锁店在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的业务都做得不错,但是考伦的百货公司,也就是Habitat的母公司陷入了亏损的泥潭。
1992,Habitat易主,被英格瓦收入囊中。据宜家称,这次收购,他们花了7800万英镑,英格瓦私人拥有的伊卡诺集团(英格瓦打算留给儿子们的产业)收购了Habitat的全部股份。 对Habitat的收购激起了人们的抗议。著名建筑批评家休?皮尔曼在《星期天时光》上发表看法:“这是一次无教养者对中产阶级的胜利。”据他分析,北方的加尔文主义已经取代了地中海的生活情趣。
收购Habitat之后,英格瓦重建了领导班子,并在给考伦的信中承诺,会保留从1964年Habitat创店时依赖的Habitat精神:顾客以可以承受的价格买到质量上乘的设计。因此,英格瓦将Habitat总部搬到了巴黎,在法国Habitat经营得不错,而在伦敦,过快的设计变化,让老顾客扫兴不已。
关于多元化,英格瓦也曾经遭遇过一次惨痛的失败,20世纪60年代末,在宜家财源滚滚时,英格瓦把赚来的一部分钱投入到了电视机制造行业。电视厂原本就是亏损经营,投了很多钱也实现不了赢利,最后英格瓦不得不放弃。在和电视厂的合作中,他所损失的钱超过了当时宜家总资产的1/4。这件事给了他很深的教训。
媒体形象——纳粹主义、所有权不明和忽视社会责任
1990年代,媒体对英格瓦这位宜家创始人的人品和政治经历的质疑让宜家颇为难堪。1994年阿基姆?博格伦特出版了一本关于纳粹时期瑞典历史的书,书中多次指出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在青年时期对纳粹怀有好感。不久瑞典《快报》记者从国家档案馆里找到资料,资料表明英格瓦多年来都和瑞典法西斯头目佩?恩达尔保持着联系。
恩达尔是纳粹时期“新瑞典运动”的主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旧纳粹和法西斯分子的身份在国际舞台上颇具影响。他被联邦德国禁止入境,死于1994年初。
同年10月,在面对瑞典《快报》采访时,英格瓦证实自己参与了“新瑞典运动”,并承认少年时很欣赏这位右翼思想家。在整个事件中,英格瓦给人感觉像一个等待宽恕的过失少年。但记者塔格森当场向英格瓦出示了一份1958年的报纸,那上面有一份在马尔默举行的国际法西斯大会相关人员名单,英格瓦?坎普拉德赫然在列。当时他已经不是少年了,马尔默集会时,英格瓦已经32岁,在瑞典已经是颇有名望的企业家了。
英格瓦见了名单,脸色通红,他愤怒地拍着桌子大声叫骂,他吼道,那份名单是假的,他从未参与这样的会议。采访不欢而散。1994年《快报》用四页登载了宜家创始人的政治往事,文章主旨明确:英格瓦?坎普拉德,德裔大地产商的儿子,有多种纳粹身份。全球媒体竞相报道了这一秘密,一个卓越公司竟是一位阴森的纳粹所创。
当前阅读:宜家:一个农民和他的企业帝国
分享到:
热点资讯
时尚图库
猜你喜欢
印尼零售商Eigerindo选择Aptos技术,支持以顾客为中心的选品
2021年4月28日,全球零售技术解决方案市场领导者Aptos...详情>>翻翻宜家的历史资讯:
时尚品牌传播有限公司:服装品牌(男装、女装、内衣、童装)、家纺、皮具、黄金珠宝、餐饮、家居等品牌加盟代理
浙B2-20080047
Copyright © 2000-2019 CHINASS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