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品牌网 资讯
2007-4-29 00:00
1984年,老一辈的“红帮”传人纷纷告老还乡叶落归根。改革开放后的奉化人决定承袭“红帮”裁缝的传统,用服装再塑奉化的优势产业。奉化的江口镇决定成立一个服装厂的意向出笼后,便四处物色人才,盛家村的盛军海成为最终人选。
于是,罗蒙成立了,这只是一个拥有几十个工人,2万元资金的小型加工厂。而建厂后,罗蒙第一件事就是聘请“红帮”第三代传人余元芳等老师傅担任高级技术顾问。当时,盛厂长的工资是28元一个月,而请师傅的月薪却是1000元。正是这些老师傅,教授了罗蒙“红帮”裁缝的绝技,把罗蒙这个刚刚起步的小厂一下子拉入了品牌制造和规范化经营的轨道上来。
创业是艰难的。罗蒙主要业务是为上海一些著名服饰公司做服装的来料加工,加工的成衣打着别人的牌子经销,罗蒙只收加工费。就是这样,竞争也十分激烈,罗蒙人深知,只有依赖“红帮”裁缝的绝活才能争夺一席之地。“红帮”传人余元芳、高级名师董龙清、陆成法等是罗蒙的老一代技术顾问。罗蒙为了从师傅们那里学到技艺,没有汽车就用拖拉机到上海接师傅们回乡授艺。师傅们手把手地指导罗蒙职工掌握“红帮”技术,创造出了“一挺、二平、三直、四服、五窝、六圆、七顺……”的技术要诀。
闯关
到了1986年下半年,第一次西服热开始降温。与罗蒙挂钩的上海培罗蒙西服公司提出由包销改为经销,“能为罗蒙推销多少就推销多少”这样一来,罗蒙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业务得靠自己解决。盛军海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走自己的路,推出自己的牌子——“罗蒙”商标。
盛军海在商场里既诚实又精明。为了闯出自己牌子来他认准了一点,那就是老老实实从模仿开始。培罗蒙进什么料,罗蒙也进什么料;培罗蒙用哪种工艺,罗蒙也用哪种工艺;外面有好多技术师傅被盛军海的忠诚和诚信吸引到罗蒙来,如董龙清、陆成法等帮助罗蒙把关。盛军海还精打细算,降低成本,同样的质量,而罗蒙的服装价钱却要比别人便宜30%。1987年罗蒙牌的西服被宁波市评为优质产品,男大衣被国家农业部评为部优产品。罗蒙在同行中脱颖而出,终于成功地闯过了“成名关”。
罗蒙虽然在同行中逐步树立了一定名气,但实力还不稳固。盛军海深思熟虑后又劈了一斧头:提出“先造庙后请菩萨”的战略,加大技改投入,吸引外商投资,借鸡生蛋,进军国际市场。围绕这一目标,在技改上实施“短、平、快”的方针。1991年市场上开始流行“轻、薄、挺、软”的现代风格西服,盛军海想方没法筹集了2000万元资金,建造了30000平方米的新厂房,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及时满足了市场需求。
企业生产硬件上了高档次,漂亮的厂房和现代生产设备,吸引了一些国际客商的注目。当时两家日本客商要购罗蒙,一家法国客商想出高价买下罗蒙商标都给盛军海婉言拒绝。盛军海虽3次拒绝出让“罗蒙”品牌,但从不拒绝世界,外国人信服了,并开始与罗蒙合作合资办厂。1992年罗蒙与日本三泰衣料株式会社共同投资122万美元开办了中日合资宁波罗蒙三泰时装公司,1993年又获得中美合资富贝特制衣公司的40%股权。1994年与日本三洋株式会社合资办起了宁波罗蒙三洋时装公司,从1990年至1994年,盛军海采取“借船出海”战术连续搞起了10家合资企业。当年罗蒙外贸出口交货值已接近1亿元大关。1996年400套打着“罗蒙”牌西服还出口美国,受到美国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开创了我国以自己民族品牌打入美国市场的先河。从而罗蒙闯过了并走出了“国门关”。
当前阅读:罗蒙·盛静生:被“红帮”推到台前的总裁
上一篇:Ivanka Trump:2007美国翠贝卡电影节《名利场》晚宴
分享到:
热点资讯
时尚图库
猜你喜欢
印尼零售商Eigerindo选择Aptos技术,支持以顾客为中心的选品
2021年4月28日,全球零售技术解决方案市场领导者Aptos...详情>>翻翻盛静生的历史资讯:
2005年
时尚品牌传播有限公司:服装品牌(男装、女装、内衣、童装)、家纺、皮具、黄金珠宝、餐饮、家居等品牌加盟代理
浙B2-20080047
Copyright © 2000-2019 CHINASS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