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品牌网 资讯
2008-8-15 00:00
赛场一小步,商场一大步
侧身之后,李宁迈开了脚步,祥云幕布则随之环绕鸟巢渐次打开。
脱离了健力宝集团的李宁公司,以每年销售收入翻番的速度,发展了四年,直到1996年收入了6.7亿元,稳稳坐牢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第一。
这可能是“体操王子”人脉作用和明星效应发挥作用最多的一个时期。
打开局面的第一仗就是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李宁找到熟悉的国家体委官员,用爱国热情说服他们放弃了300万美元的外国公司赞助,选择只能拿出250万元人民币的李宁。
接下来的广岛亚运会和25届奥运会,直到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领奖时再也没穿过其他体育品牌的衣服。“1990年那次之后,李宁就开始实打实地拼赞助费了。”1996年就进入李宁公司、服务了7年的原公关总监张庆回忆,“开拓了领奖服这个赞助类别成为最大的优势。”
体育赞助这种营销手段,是体育界老大耐克公司的“法宝”,早期的李宁公司这样做,可能更多地源于创业者的那一份情结。
这种不成文的目标和情感,潜伏在公司性格中,即便若干年后李宁让位于职业经理人团队,仍在不同时期或大或小地影响着公司的决策,形成了复杂的企业文化,导致体育与体育产业本应相辅相成有时却互相掣肘的格局。
尽管有些经营手段源自理想,效果却是毋庸置疑。
但是,一切好势头都在1997年戛然而止。此后4年多,李宁公司的销售收入始终徘徊在7亿元左右。
艰难起步
有趣的是,很多人也注意到,这短短的3分钟路程,刚开始跑不久,李宁跑得并不轻松。毕竟,这不是真正的跑道,而且与地球引力相悖。
好势头快要结束的时候,李宁开始意识到公司管理体制和人力资源的问题。鲁光曾经参观过早期的李宁公司,结果看到不少认识的体育界人士。
换血开始了,张庆就是那时被作为新鲜血液输送了进来。
没多久,张庆发现,那些曾经在电视上就熟悉了的面孔不见了,或者调整了职位。最后,李宁的嫂子,大家称为“党姐”的公司元老竟然也被要求离开公司,同时离开的还有总经理陈义红的弟弟,他也是公司的高管之一。
鲁光曾经熟悉的那些面孔,到今年只有两位还留在了公司——李宁的前队友李春阳和毕文静。“无论离开还是没离开的,都安排得很好。李宁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包容、讲义气、知人善用。”从1992年退役至今,李春阳一直没有离开过,现在做的工作一样可以发挥他自身的优势,跟体育总局沟通,以体育明星的身份出席一些公益和宣传活动。
佛山李宁体操学校校长谢铁华也留任至今。1998年,在李宁公司工作5年后,李宁把实现最初梦想的体操学校交给了谢来打理。体操学校成立时,李宁说:“奋斗7年,现在梦想终于实现了,3000万资金的调度,太不容易了”。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接触体操,每年李宁仍要投入200万元。
加入公司的前两年,张庆还经常陪同李宁参加各地的经销商活动,小到店面的剪彩。慢慢地,李宁开始放权,直到1998年成为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大一新生。这些18岁左右的孩子从来没见过这么亲切又不逃课的世界冠军,他们甚至一起通宵准备考试,至今有些人都与李宁这位老大哥保持着联系。
家族式管理是中国很多民营企业很难迈过的一道坎,2000年李宁同时又辅修了光华管理学院EMBA课程之后,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个问题。
但7亿元销售额似乎成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始终无法打破,直到真正的职业经理人改革——2001年元老兼股东陈义红的离去和财务总监张志勇的上任,李宁公司才重新焕发活力,实现了近年来35%的平均增长率。
当前阅读:体育商人李宁的三分钟与二十年
上一篇:皑如女装08冬季产品发布会8月28--29日广州召开
分享到:
热点资讯
时尚图库
猜你喜欢
印尼零售商Eigerindo选择Aptos技术,支持以顾客为中心的选品
2021年4月28日,全球零售技术解决方案市场领导者Aptos...详情>>翻翻李宁的历史资讯:
时尚品牌传播有限公司:服装品牌(男装、女装、内衣、童装)、家纺、皮具、黄金珠宝、餐饮、家居等品牌加盟代理
浙B2-20080047
Copyright © 2000-2019 CHINASS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