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品牌 招商加盟 导购 圈子 网站导航 移动版m.chinasspp.com时尚品牌网移动版
时尚品牌网>资讯>李宁镇定面对耐克收购传闻 “后奥运时代”见真章

李宁镇定面对耐克收购传闻 “后奥运时代”见真章

| | | | 2008-6-4 00:00

奥运会来到家门口,中国本土品牌李宁却遭到国外大品牌觊觎,它能否在后奥运时代得到延续?

  “然而今天,李宁处于尴尬境地。”国际品牌联盟中国区首席品牌官梁中国告诉记者。哈佛商学院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年中国市场三大品牌耐克阿迪达斯、李宁市场份额分别在21%、20%、17%左右。各品牌正在一线至三线城市相互渗透争抢。

  李宁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志勇公布数据显示,阿迪达斯营业收入2007年已超过102亿欧元(约合1020亿元人民币),李宁公司尽管发展迅速,但去年销售额也仅为43亿元人民币。

  范仲涛认为,李宁作为体育运动品牌的国内领军者,其下一步战略将对中国市场起着关键性作用。“影响的不仅是这个企业,还有国内整个行业甚至消费心理和行为。这是一场严峻的行业考验。”

  “后奥运时代”见真章

  品牌是耐克营销的重要环节,2007年耐克品牌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86%。登森表示,耐克将借助北京奥运会的机遇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强与运动员联系。他强调说,“(耐克)更大的机会将来自后奥运时代。”

  “耐克从产业链角度考虑布局,收购李宁具有战略性意义,谋市先谋势。”范仲涛认为,“耐克看中的是后奥运潜在市场,它是一家愿意为未来投资的公司。”

  李宁品牌如果被收购可能会成为子品牌,利于耐克构建多品牌战略。黄琦告诉记者,“像欧莱雅集团一样,形成稳固的三角品牌发展体系、多元化的产品体系和产品组合,壮大品牌力,提升产品力和渠道力,就能掌握整个产业链布局。”

  当然,李宁品牌也可能因被收购而消失。梁中国表示,未来的品牌整合模式有很多可能性,比如母子品牌、双品牌、过渡品牌等,但无论哪一种可能性,对耐克来说,通过强势影响力完成品牌整合都并非难事。

上一页12下一页

中国李宁 中国李宁 [ 品牌中心 ]

当前阅读:李宁镇定面对耐克收购传闻 “后奥运时代”见真章

上一篇:色彩随季节蔓延 “BBLLUUEE粉蓝”女装

下一篇:“印象之都”Easterly伊索·言 2008秋冬季服饰订货会

分享到: | | | |

热点资讯

时尚图库

猜你喜欢

翻翻李宁的历史资讯:

×

点击刷新验证码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录 QQ账号登录
讨厌注册?直接登录就能收藏、分享你的最爱!